人物名片
周雪莹,中学一级教师,英语专业八级,广元市优秀团干,广元市高考取得显著成绩英语科教师,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广元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广元中学主题班会特等奖。广元中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全额奖学金,访学英国雷丁大学。
我的“教学经”
“我若哪天没偷懒,学生就无所得”。永远不怕学生犯错,怕就说明学生们停止了进步的脚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指引方向、提供保障、给予指点。
沉稳娴静又不失锋芒,低调内敛却又光芒万丈。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周妈’”,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政教主任,又是促成良缘无数的“红娘”,还是才华横溢的“打油诗诗人”……她的身上总是被学生贴满了各式各样有趣的“标签”。
她不仅在教育教学上独树一帜,而且运动、唱歌也不在话下。这个“能文能武”、总是“剑走偏锋”的英语老师,来自广元中学,名叫周雪莹。执教16年,她用踏实和智慧守好三尺讲台。
谈教学
做一个“偷懒”的老师
“我哪天没偷懒,学生就无所得。”在教学上,周雪莹更倾向于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
“‘偷懒’并不是指什么事情都不管,当一个‘甩手掌柜’,而是指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信赖学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周雪莹说,“英语是语言学科,有输入才能有输出,学习它需要落实到最基础的阅读和积累上。”因此,她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面,不限书本类型,广泛涉猎,多多益善。
若是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英文原著,周雪莹也有妙招。“教他们通过做阅读理解来积累词汇。在一篇文章中,一般会有10%左右的生单词,还有一些句型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在做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构词法,联系上下文来推断生单词和长难句的意思,然后再积累下来。”教了学生这些招数后,这位懒老师告诉学生和自己,“保持耐心,静待从量变突破为质变。”
同时,她还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2013年起,周雪莹便将学生分为6到8人小组,座位按照小组独立摆放,小组内每个学生擅长的学科不同、学习方法不同,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除此之外,这位“懒老师”,还致力将学生培养成“话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还要让学生学会朗读。上课前,总会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逐一进行课前演讲,内容不限,长短不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们大胆上台、勇敢表达。“话若不多,枉学文科。”周雪莹笑道,“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又锻炼了他们的胆识。”
谈人生
用善意拥抱世界
2005年,周雪莹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来到了广元中学。回忆起刚到广中时的情景,周雪莹感激不已,“外语组的每个人都善良友好,工作中给我提点,生活里给我帮助,有问题时给我出谋划策,引领我不断向前。”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工作和生活,让周雪莹倍感温暖。
后来,萦绕在周雪莹身边的这种温暖支撑着她走过人生最灰暗的时刻。在她入职第二年,突发疾病,身体高度水肿,血压极低,一个月内,她的体重少了20多斤。身体的不适,一度让周雪莹沮丧不已。
就在这时,有人劝她以身体为重,工作放在其次,但不甘心的她,却咬牙接手了新高2010级15班,并担任了班主任。后来,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周雪莹最终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经历什么,都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她的乐观坚强也影响了学生们,不需她多说,学生们也会将班级事务干得妥妥当当,学习氛围也是超乎寻常的好,让她全然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一个双向治愈的过程,学生们在我的身上学到了坚强和勇敢,我也在他们身上得到了鼓励和安心。”
如今,周雪莹的身体已经痊愈,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开始主动投身公益,资助了一个脑瘫女孩。“鬼门关前走过一遭,让我更加珍惜日常的生活,也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一些好事。”周雪莹笑道,“用善意去拥抱世界,就能收获更多美好。”
谈带班
让学生“又爱又恨”
在学生的眼里,周雪莹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班主任,“恨”的是她“铁面无私”,遇到学生犯错,允许改正,但绝不纵容;“爱”的是她的“无微不至”,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或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担了11年班主任的周雪莹,遇到“问题学生”时,不仅会去查清楚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有时还会充当“家庭调解员”。
高2019级有位朱同学,在高一下学期分到了周雪莹的班上。平时上课认真、作业用心,成绩名列前茅的她,却在今年四月时,开始在课上看小说,频繁请假,甚至某一天上课时,突然感觉自己半边身子发麻。
后经查出她患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朱同学的母亲便让她休学回家。周雪莹却觉得不妥,劝解道:“仅凭一份报告就让她休学有些草率。”
后来,周雪莹在和朱同学的聊天中得知,朱同学是单亲家庭,她跟着母亲,后来母亲带着她再嫁,原生家庭的变故,一点点在朱同学心理造成压力,直到不能负担。看着几近崩溃的朱同学,周雪莹心痛不已,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颗脆弱的心灵。她意识到,缺乏沟通,是母女二人最大的阻碍。为了解除误解,周雪莹做起了母女间的“调和剂”。
朱同学的母亲迟疑片刻后,最终同意了周雪莹的建议,也开始反思起自己和女儿相处时存在的不足,抽出了更多时间来陪她。看着朱同学脸上绽放的笑容,周雪莹发自内心的欣慰,“希望朱同学能够早点好起来,期待她重返校园的日子。”
兴学之本,惟有师范。“我总认为,教育是一件需要善心的事情,教学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忽略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在学生以后回想起来时,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有值得回忆的故事,而不是一片题海,这就最好了!”执教16年,周雪莹始终保持着自己教学的赤子之心,静待教育之花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