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评估(Assessment)。

基准和基于基准的学业成就评估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教育规划和改革的基石。如果一个国家不能确定该国的教育体系目前处于什么位置,将很难有所改进或实现既定目标。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发生在约旦,该国利用国际学生学业成就测试及相关反馈,使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第二,自主权(Autonomy)。

赋予学校自主权,将决定其质量改进。“授权”包括给予学校所有权、资源和发言权,同时提高学校竞争力。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日本和韩国——5个科学成绩高于平均水平、社会经济背景对于学生成绩影响低于平均水平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有80%15岁学生就读于在同一区域与其他学校竞争生源的学校。而在有85%的学校与其他学校进行竞争的学区就读的学生,其成绩往往更好。自主权对于改变教育体系的潜能,取决于自主权增加是否伴随问责机制的改进。

第三,问责制(Accountability)。

如上所说,自主权与问责制密切相关。随着决策权的重新分配,地方政府、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被赋予了新的参与资源分配和学校活动的责任。在这样的体制内,学校校长在财政资源(有效)使用方面向地方政府负责。同样,校长在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向家长和地方政府负责。基于问责制的体系通常将决策权的重心从政府转向由“学校管理委员会”代表的机构,该机构包含了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

1988年,英国政府给予公立中学选择的权利。公立中学可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成为自治的由中央政府拨款的学校。新型学校由一个新机构拨款,但是归学校管理委员会所有并由其管理,学校管理委员会由1015名成员构成,包含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代表等。研究发现,选择新型学校的学生成绩有显著提高。

第四,关注教师(Attention to Teachers)。

世界各国的相关研究都发现优秀教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高绩效学校体系都是从最优的1/3毕业生中招募教师,例如韩国从最优的5%学生中招募教师,芬兰从最优的10%毕业生中招募教师,新加坡和香港教师则从最优的30%毕业生中招募。这一筛选机制有助于确保教师拥有成为有效(高素质)教育者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此外,在职培训也有助于帮助教师保持这些技能。

第五,关注学前儿童发展(Attention to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学前儿童发展可能是一项成本效益最高的教育投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学前儿童发展干预增加了教育成功机会,也提高了成人生产力,并降低了随后的公共经费支出。牙买加一项研究发现,母亲懂得如何在儿童早期促进儿童认知、身体及情绪发展的实验组儿童,其成年后收入比没有获得这些益处的控制组儿童平均高出42%

第六,关注文化(Attention to Culture)。

文化非常重要,但通常被忽视。使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在许多国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一问题有政治内涵,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它可能与宗教价值观相关,也有人把相关成本作为反对的理由。在很多国家,大量学生在家不讲官方语言(国家语言),这对其教育有实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学生出勤率更高,升学率也更高,而复读率和辍学则较低。如果学生首先精通母语,那么他们在基础教育结束时也能更好地学习官方语言(国家语言)。

总之,成功的教育体系改革需要教学因素和结构性质量因素的结合。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各国必须确保建立一个基准体系,以确定目前的学习水平和未来的学习目标。同时,还应该让学校和社区拥有自主权,建立机制确保并监督各项责任,支持教师质量提高,促进学前儿童发展,并密切关注其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来源:中国教育报)